关于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序号29)整改完成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4-12-27 15:34 作者: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一、反馈问题

水产养殖尾水污染治理有待加强。武汉作为“百湖之市”,现有水面总面积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全国淡水渔业大市,渔业是武汉市农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每年鱼类产品达40万吨以上,据统计全市现有精养鱼池26万余亩,部分于湖泊周边,仅涨渡湖周边精养鱼池就达2万亩。2021年以来,武汉市虽累计对6.6万亩精养鱼池实施了治理,但在秋冬季捕捞期间,仍有大量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经附近沟渠进入周边湖泊,影响湖泊水质。

二、整改目标

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取得实效,2024年改造和治理面积2万亩以上。

三、整改措施

(一)摸清养殖底数。组织指导各相关区摸清规模集中连片池塘养殖现状、尾水治理和排放情况等,对其进行动态管理。

(二)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支持,2024年争取资金3000万元以上,督促各相关区加快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实施。

(三)开展水质监测。组织相关单位加大对养殖池塘特别是重点湖泊周边养殖池塘的水质监测力度。

(四)强化宣传培训。利用各类媒体深入宣传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24年组织指导各相关区开展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培训6次,增强养殖业主环保意识。

(五)强化执法监管。落实水产养殖“三区”划定要求,推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依法加大环境监管执法检查力度,严禁将不达标养殖尾水直排入湖。

四、整改完成情况

(一)摸清养殖底数。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区迅速行动,组织街道、农场公司人员,对辖区内规模集中连片池塘养殖现状、尾水治理和排放情况等进行了摸底调查,对其进行动态管理。经摸底调查,我区集中连片100亩以上池塘养殖2.71万亩、14个主体;集中连片200亩以上池塘养殖2.65万亩、10个主体;集中连片500亩以上池塘养殖2.52万亩、5个主体。

(二)争取政策支持。2024年我区无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项目。

(三)开展水质监测。我区联合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加大对养殖池塘特别是重点湖泊周边养殖池塘的水质监测力度。今年共监测5个养殖主体,共监测水样6个,监测结果符合《淡水养殖废水排放标准》(DB4201/T546-018)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四)强化宣传培训。我区利用各类媒体深入宣传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24年组织开展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培训1次,培训养殖业主35人次,推广成熟适用的尾水治理模式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养殖业主环保意识。

(五)强化执法监管。我区严格落实水产养殖“三区”划定要求,强化水产养殖的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禁止养殖区的管理。积极推进养殖尾水排放,区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区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开展实地巡查,督促养殖主体严禁将不达标的养殖尾水直接排放,共计巡查1次、养殖业主1户。

现将该整改任务的整改完成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20241227-2024110日(10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27-84851330



武汉经开区管委会

20241227


链接: 区人大 | 区纪委监委机关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 ©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主办单位: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党政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备案证编号:鄂ICP备2022016438号-1©1997-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4201130014

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

政府服务便民热线
12345